杠杆10倍炒股平台 韩媒担心成真!中国市场正在抛弃韩国产品,他们究竟该怎么办?

你有多久没在街上看到过现代汽车了?再想想身边的朋友,还有用三星手机或者电脑的吗?
上述产品国内的市场肯定还有,但从2022年开始,韩国人就出现了严重焦虑。韩国内舆论渐渐流行起一种观点:中国市场正在逐步抛弃韩国。
而从去年底开始,这种焦虑变成了韩国人真正的梦魇。贸易量显示,顺逆差位置互换,30多年来韩国对我国首次出现了逆差。
这下更加坐实了中国人正在抛弃韩国产品。那么,韩国的产品或者说整个韩系圈的物品,为何会从中国一步步败退呢?
首先,看看这贸易逆差有多大。
180亿美元的逆差
自从32年前我国和韩国建交以来,除了第一年的贸易额,我国对韩国出现了10亿美元的顺差之外,其余31年一直是韩国对我国的顺差。
在这期间,从2003年到2018年的十多年时间里,韩国对我国的贸易顺差更加明显。
说简单点,就是韩国出口到我国的产品更多,进而赚取的利润更大。这从侧面说明,此前的韩国确实也属于制造业大国。
而和我国之间的贸易,也是韩国对外贸易最大的顺差对象。换言之,韩国人出口赚钱,我国是他们赚取利润最大的国家。
正因为这一点,当出现一点点贸易异动的时候,韩国人就会相当敏感。他们总是在担心,出口到我国的产品变少了,进而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对象。
去年底统计的贸易额显示,韩国人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。
截止到去年11月,韩国出口到我国产品的贸易总额为1248.35亿美元,而从我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度却达到了1428.49亿美元。两相比较下,出现了180亿美元的逆差。
韩国要多花钱从我国购买产品,但却没有产品可出口到我国了。更让韩国人感到可怕的是,韩国的制造业并不是没落了,只是中国不买他们的产品了。
那么,去年的这一贸易逆差,究竟是在哪些方面形成的呢?
中国实现了自足,韩国却要进口原料
30多年前,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时候,从汽车再到家电等各类产品,大多数都依靠进口。这种局面维持了多年,也让韩国这些先发展起来的国家,从我国赚得盆满钵满。
而现在,这种情况早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。大量的家电产品,我国早已实现了自给自足甚至出口,完全不用再从韩国进口。
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产品原本已不是韩国制造,尤其是出口到世界的部分商品,很多都是在我国制造的。在这种局面下,我国工业门类和商业产品齐全,韩国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卖给我们了。
少量保留下来的,是汽车以及电子产品这类经过时间积累,拥有了品牌影响力的商品。可即便如此,随着我国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越来越发达,韩国的产品最近几年正在祛魅。
没有东西卖给我们,反过来韩国每年却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产品。
去年大幅增长的贸易逆差,是韩国需要从我国进口必要的材料和矿产品导致的。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相对发达,电池市场在快速增长。
而生产此类产品所需的材料以及矿物,只有我国才能大量提供。反过来,韩国的半导体制成品,对我国的出口却出现了下滑。
正是在这种局面下,韩国和我国的贸易才由顺差变成了逆差。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近年来美国对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进行遏制,并且又极力拉拢盟友采取相同的行动。
韩国对我国的半导体出口,也受到了地缘关系紧张的波及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韩国人在心底估计一直骂美国,但又不敢骂出声。
就目前的情况看,如果中美之间依然对抗,韩国各领域对我国的贸易肯定还会出现异常波动。
韩国人幻想的情况是,未来的中美对抗冷却,对华贸易还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上。但这种幻想永远不会实现了。
就半导体产业来说,由于美国的遏制和封锁,事实上让我国从全产业链上,逐步摆脱了对外部的依赖。产品我们已能够自己生产,甚至还在逐步出口了,如此一来,韩国的产品对我国也就不再有吸引力了。
原先像半导体这样的产业优势不再,另一方面,在其他产品领域韩国又不得不进行依赖。比如农产品领域,韩国每年需从我国进口大量的蔬菜。
综合来看,韩国的产品在我国市场已不再具备优势。韩国内的一些经济学者也认为,目前韩国在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可值得大规模出售的产品了。
有人可能又要疑惑了,像三星以及现代的产品,目前中国的市场不是还有吗?怎么能说没有了呢?
败逃的手机
首先要说明的是,像三星手机以及现代汽车,虽然属于韩国的品牌,但部分产品属于中韩合资在国内制造,和纯粹的从韩国进口还是有一定区别的。
而在手机领域,三星原本在国内市场有一席之地,可因为电池爆炸事件以及引发的公关危机,彻底砸了他们的招牌。
三星原本对标苹果,在手机市场属于高端机型,此前几年也确实受到了国内用户的追捧。
变故是三星Note7系列手机的爆炸。这一事件在全球都有发生,属于产品质量问题,三星没啥可辩解的,原本只要收回、赔偿、道歉就行了。
然而在事件发生后,三星却秀了一把骚操作。针对国外市场他们召回了产品并进行了道歉,然而针对国内用户,三星却迟迟不进行任何表态。
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三星手机彻底失去了在中国的市场。时至今日,三星的产品虽然还能在国内买到,但基本上已被市场边缘化。
除了手机,三星旗下还有电脑品牌。虽然电脑产品没有做错什么,但由于同属于三星门下,随着手机失去市场,三星电脑的销量在国内也江河日下。
从整体上来看,这等同于三星拱手把中国这块庞大的市场让给了其他品牌。不光是手机,韩国的汽车也是自我作死才在中国被边缘化的。
销量下跌80%
曾几何时,现代汽车在国内的大街小巷也比比皆是。虽然比不上德系车和日系车,但韩系车前几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,基本和德日汽车处于三分天下的局面。
可是,韩国人自己作死,让原本的好局面急转直下。2016年,韩国允许在国内部署萨德系统,这一地缘政治态势的变化,直接引发了中国人对韩国商品的抵制。
从那时候开始,现代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开始逐年下跌。2016年到2022年的销量显示,国内的韩系车只售出35.1万辆,和此前的销量相比,下降幅度超过了80%。
值得一提的是,韩国车和日系车以及德系车比起来,综合性价比原本就低一些,所以在发生变故后,被市场和消费者率先抛弃也在情理之中。
有市场调查就显示,中国消费者之所以不买韩国货的原因,33.6%是因为竞争力不足,34.6%是由于韩国形象不好,35.9%是因为商品评价不好。
也就是说,韩国在我国市场上的产品,与其他国家的产品比起来,性价比本就低一些,韩国本来应该想法弥补才是。然而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,采取作死的方式降低了国家形象,也直接导致他们的产品在中国没了市场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我国和韩国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,但汽车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。
新能源汽车迅速增长,国产品牌正在快速取代日系车和德系车这些合资品牌。原本卖的比较好的日系车都逐渐失去了销量,已经败走的韩国车,自然就更没机会了。
除了汽车以外,韩国的化妆品乃至韩流文化,也正在从我国悄然退场。
已经退潮的韩系
过去女性提到韩国,第一印象是整容,由此带动的化妆品在国内原本也有一定市场。此外,韩剧、音乐、综艺节目等韩国流行文化,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也是天壤之别。
先来看化妆品,过去20年,我国原本是韩国化妆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。比如2010年,韩国对我国的化妆品出口增幅为166.6%,2014年和2015年的涨幅也达到了95.2%和99.2%。
但是从2016年后,这一局面开始逆转,当年韩国出口到我国化妆品增幅只有33%。2022年以后,这一规模更是下降到了26%和23%以下。
一方面是中国的女性不再追逐韩国的化妆品了,另一方面是韩国从我国大量进口化妆品。去年上半年,我国向韩国化妆品的出口额上涨了190%。
化妆品在退潮,韩国流行文化最近几年更是逐步退场。此前,韩剧以及音乐和综艺节目,在国内深受年轻人喜爱,韩国的明星很多也都会来中国捞金。
现在的局面是,更年轻一代对韩流文化并不感冒,再加上前几年不少韩国艺人没钱了就来中国捞金自毁招牌,这直接导致韩流在国内再没有了任何市场。
综合来看,韩国的一切商品都在急速从中国退场。所以,韩国人担心会失去中国市场并非空穴来风。
结语
我国经济的发展,是韩国制造乃至韩系退潮的根源。不管韩国人是否愿意相信,现在的中国衣食住行乃至其他领域,商品的质量已经丝毫不输韩国。
说一千道一万,以前的中国相对贫穷落后,韩国产品在国内可以大行其道。现在我们自己的产品已经赶超了韩国,还怎么会买他们的东西呢?所以说,韩国人纵使一万个不愿意,中国市场也不会失而复得了。
信息来源:
《对华贸易31年来首次逆差,韩国经济发生了什么》 新京报 2023年12月18日
《韩系溃退与“韩国制造”的真相》 瞭望 2024年5月13日
《日韩已没落杠杆10倍炒股平台,中国即将成为全球家电的主导者?》 中外管理杂志 2018年4月18日